“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水、月信、月經!崩顣r珍以其生動形象的描述闡明了月經的生理特點。女人似水,氣血充盛,血運順暢則月經月月如期,經常不變。
中醫(yī)講女子年齡超過16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月經周期已建立后又中斷6個月以上或月經停閉超過3個月經周期者,都稱為閉經。
閉經是婦科疾病中較常見的一種癥狀,引起閉經的病因諸多,中醫(yī)認為閉經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究其病因可分為虛實兩大類,臨床常見有氣血虛弱、腎氣虧虛、陰虛血燥、氣滯血瘀、痰濕阻滯及虛實錯雜的復合病機。
首先說氣血虛弱,平時體質虛弱、氣血不足或者思慮過度,飲食不節(jié)制損傷脾胃,脾胃是化生精血的源頭,脾胃受損傷則精血產生不足,或者產后大出血、或者久病大病損傷了氣血,都會導致精血虧,無血可下,引發(fā)閉經。
月經的產生是以腎臟為主導,如果先天不足,腎精不充盛則經血不能及時而達,又或者房事不節(jié)制,日久則會損傷腎氣,體質虛弱的人,生育子女過多,也會導致腎氣的虧損,腎藏精,腎氣受損則精血虧少而致閉經。
平時體內陰血不足,或者失血過多又或者久病大病后導致陰血不足,虛火上炎,津液更虧,月經為血脈津液所化生,津血絕則經閉。
常有人為七情所傷,憂愁思慮過度,肝火亢盛,導致肝氣郁結,氣能行血,氣結則血液停滯而月經不來;感受寒邪,血遇寒則凝而經血不下。
有的女性身體肥胖,多屬痰濕體質,脾虛、飲食不節(jié)制傷了脾臟,都可以導致痰濕積聚阻滯,血不能夠下行而閉經。
明代醫(yī)家陸岳在《紅爐點雪》中記載一例閉經兼見胸腹作痛的醫(yī)案:浙江吳興縣有名叫施鳳崗鄉(xiāng)紳的妻子,嗜好蔥蒜等辛辣食物,以前懷孕過三次都沒保住,到了30歲就不來月經了。閉經2年,胸腹作痛,疼痛游竄全身不固定。開始時好多天發(fā)作一次,到后來每天發(fā)作多次,補血行血的藥每天都在用著,仍然不時地發(fā)熱,身體逐漸消瘦,看了好多郎中都沒有找到病因,最后無奈之下懸賞求醫(yī)。第二天,有個自稱祖?zhèn)魅,專治疑難雜癥的郎中對施員外說:“只補血不補氣,就像建造房屋不打地基一樣…不補充陽氣陰血也不能獨自生成,經血從哪里來呢?”于是用了人參、黃芪、白術、肉桂、當歸、川芎大補之品兼行血之藥來治療。吃了幾服藥之后,竟然出現(xiàn)痰中帶血,同時大便干燥帶血,病情加重。見情況不妙,這名郎中便趁夜逃走了。這名鄉(xiāng)紳的岳父聽說女兒病重,前來探病,聽聞郎中沒有辦法治療,于是親自登門請陸善愚出診。
陸善愚診查其脈象,兩手輕取都是數(shù)脈,經過詳細診查后說:“血虛就不用說了,又有陰血被火熱之邪耗傷,身體消瘦而且發(fā)熱,疼痛位置不固定,發(fā)作不定,診查其脈是數(shù)脈,這都是火熱之象。清熱則陰血不被消耗,陰血不失則月經自會來潮,因此應當清腸胃熱為主,使心火下降,再加以補血滋陰之藥,保證陰血充足,月經怎么會有不來的呢?”于是用了三黃湯即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加山梔、牡丹皮、生地黃、白芍水煎服,十劑后月經正常,后又用梔柏地黃丸加紫河車一藥服用,服藥期間便再次懷孕了。
施員外妻子閉經的治療得到了前醫(yī)及陸善愚的完全不同的病因分析,實踐的教訓告訴我們審因辯證對于中醫(yī)的治療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陸善愚的閉經之因是虛實錯雜之癥,《素問》有文“病經議明,則有是病即有是藥,病千變藥亦千變。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彪S著現(xiàn)代醫(yī)學檢查手段的飛速發(fā)展,中西醫(yī)結合更能明確病因,對癥用藥,使閉經患者得到有效的診治。
(文章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醫(yī)院刪除)
微信掃碼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