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療學是20世紀70年代開始發(fā)展起來的一門醫(yī)學影象學和臨床治療學相結合的新興學科,有學者謂之與內科、外科并列的三大診療技術。由于其近10幾年的迅速發(fā)展,對許多以往臨床上認為不治或難治之癥,均開辟了新的有效治療途徑。介入治療是在醫(yī)學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特制的導管、導絲等精密器械,引入人體,對體內病變進行診斷和局部治療。心臟病的介入治療包括冠狀動脈球囊擴張術,支架植入術,先心病的封堵術等。
冠脈造影和心臟支架植入需要什么設備?
冠脈造影需要一臺數字血管造影機,我院新引進美國GE公司Innova 3100數字化平板綠色環(huán)保血管造影機,它象一臺高級攝影機能夠以每秒60度高速旋轉,全程180度旋轉拍攝記錄,充分顯示細微血管的圖像。
該機具有4大特點:
1、成像速度更快,可獲得高清晰度數字化圖像,更容易發(fā)現血管的微小病變;
2、對病人和醫(yī)生潛在損傷小,可大大減低手術醫(yī)生和患者X線輻射;
3、功能齊全,對病灶定位更準確,診療效果更理想。能捕捉到最大量的信息,它擁有3D功能,可清楚顯示血管的多方位解剖結構和形態(tài),對病變的觀察更加全面、確切、客觀。
4、提高了診斷速度和水平,縮短病人住院時間和減少醫(yī)療費用,減少病人檢查次數,并可開展遠程醫(yī)療。
什么人需要做冠脈造影?
需要做冠脈造影的人主要包括兩方面:
以確立冠心病診斷為目的
1、不典型胸痛、上腹部癥狀,包括胃、食道癥狀,臨床上難以與心絞痛進行鑒別,為明確診斷;
2、有典型的缺血性心絞痛癥狀,無創(chuàng)性檢查如心電圖、心臟超聲、心肌核素顯像等提示心肌缺血改變者;
3、無創(chuàng)性檢查如動態(tài)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及心肌核素顯像等提示有心肌缺血改變,而無臨床癥狀者;
4、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如頑固性室性心律失?;蛐掳l(fā)傳導阻滯;
5、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或搭橋術術后復查;
6、非冠狀動脈病變如先天性心臟病和瓣膜病等重大手術前,其易合并有冠狀動脈畸形或動脈粥樣硬化,可以在手術的同時進行治療。
以治療冠狀動脈疾病或評價治療效果為目的
1、穩(wěn)定型心絞痛,內科治療效果不佳,影響學習、工作及生活;
2、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3、急性心肌梗死擬行急診PCI手術;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合并室間隔穿孔、乳頭肌斷裂,導致心源性休克或急性泵衰竭,經積極內科治療無好轉,需行急診手術治療;
梗死后心絞痛,經積極內科治療不能控制;
靜脈溶栓失敗,胸痛癥狀持續(xù)不緩解;
溶栓治療有禁忌癥者;
4、陳舊性心肌梗死(OMI)
新近發(fā)生心絞痛,經內科藥物保守治療無效
無創(chuàng)檢查提示與原梗死部位無關的缺血改變者;
為進一步明確冠狀動脈病變性質如范圍、部位及程度。
5、其它 高齡患者如原發(fā)性心肌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及糖尿病等,為明確是否合并冠狀動脈疾患及選擇治療方案時。
哪些病人需要接受介入治療?
通常所說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括經皮冠狀動脈成型術(PTCA)、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冠狀動脈斑塊旋磨術、激光血管成型術等技術。國際上于1977年首先將經皮冠狀動脈成型術(PTCA)應用于臨床。我國在1984年開始進行第一例PTCA。20余年來,我國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冠心病介入治療技術由于簡便、安全、無痛苦、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已經成為廣大冠心病患者樂于接受的治療技術。
適合介入治療病人包括
1.各種類型的不穩(wěn)定心絞痛患者:該類患者臨床上有中度或重度心絞痛發(fā)作,工作及生活受限制,特別是安靜狀態(tài)下或夜間也常發(fā)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
2.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種起病急劇、病情變化多端而且需要及時、正確處理的急癥。
(1) 發(fā)病(發(fā)生胸痛后)6~12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這個“時間窗口”很重要, 可以接受“急診冠心病介入治療”(直接PCI),可把已閉塞的冠狀動脈“打通”,恢復其缺血損傷心肌的血液供應,搶救瀕臨壞死的心肌,限制梗死面積,從而對穩(wěn)定病情、減少并發(fā)癥和改善預后都起到很好的作用。最新的國內外權威指南和很多研究報告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診PCI治療,其療效顯著好于通常所用的“靜脈溶栓療法”。特別是對于有些心肌梗死面積較大,尤其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危重患者,為了搶救患者的生命,在具備各種條件的情況下,也是進行急診冠心病介入治療的適應癥。
(2)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療法”失敗的患者,仍有明顯胸痛或有反復的心肌缺血表現(如心電圖顯示抬高的ST段無顯著回落,心功能差甚至有心源性休克等),提示閉塞的血管未通或者有再梗死發(fā)生。對此類患者可進行 “補救性PCI”治療。
(3) 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后1周~1個月甚至是3個月之內的患者。如果在這一時期內經冠狀動脈造影顯示梗死區(qū)相關動脈閉塞或嚴重狹窄,特別是有心肌缺血相關征像者,進行PCI治療對于預防梗死區(qū)擴張與膨脹、心室重塑和惡性心律失常的發(fā)生都是有益的,這也有利于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長期預后。
我院目前聘請了吉大一院的趙學忠、趙麗華教授,二院的劉斌、李淑梅教授、三院的閆明洲教授出診,查房,做手術。使冠心病的診斷和治療安全、順利地開展。另外我們還聘請了北京阜外醫(yī)院的兩位專家,一位博士定期來講學、手術。對較重的患者可以在當地治療,避免轉上級醫(yī)院,途中要冒風險風險,辦一些繁瑣的手續(xù),也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費用。
冠脈造影和心臟支架植入術安全嗎?
冠狀動脈造影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檢查手段。無須開刀,在局部麻醉下僅將特殊的導管經大腿股動脈或上肢橈動脈穿刺后插至冠狀動脈開口,將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記錄顯影的過程。檢查一般只需要1 0~30分鐘,術后病人平躺12~24小時后就可下地活動,不受年齡、性別限制,絕大部分病人都能接受?,F已逐漸成為一項較常規(guī)的檢查。
心臟支架植入術是最近20年來開展的改善冠心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心臟動脈阻塞的新技術,心臟病專家一致認為,只要病人沒有出血性疾病、能夠平躺在手術臺上,基本上都可以承受支架手術。病人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手術,一般在術后24小時后便可下床,術后三天即可出院。心臟支架手術雖說并不復雜,但是不等同于手術沒有任何風險。畢竟接受手術的病人是冠心病病人,但是隨著技術提高和設備的改進,手術的風險已經大大地降低,病人的安全也有了極大的保障
除了冠脈造影和支架植入還能做別的手術嗎?
在血管造影機上還可以開展先心病的封堵術,對于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導管未閉等先心病可以在DSA下進行封堵,從大腿把特制的封堵器送到心臟,將缺損的部位堵上,避免了開胸手術的風險,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還可以進行起搏器的安裝,能夠治療一些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文章部分圖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醫(yī)院刪除)
微信掃碼預約